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

初學買板建議

第一部: 板的材質
有兩種楓木和竹子,兩者的差異主要會是在腳感,以我們常用的衛生筷來舉例,當你折彎竹筷子時,竹筷子並不會一次就斷,而是會彎,要斷不斷,有些攤販用的是木頭筷子,你一折他就斷成兩半,這是很好的說明,竹子有韌性並不會馬上就斷裂,木頭是比較硬,比較遇到突然的重壓可能會馬上斷(目前台灣還沒聽說斷過),有玩滑板的人可能會對竹板比較熟悉,因為常常需要跳板和採板中心,freebord並不會需要踩板中心,所以我覺得兩種差異並不大,主要會是圖案的差異,挑選你喜愛的圖案,價格上差異有$25美金。

第二部: 板的長度
挑好版子的圖案和材料後,再來就是挑選長度,長度相對簡單,可以對照建議尺寸表來選擇,
台灣大部分的人士使用77 / 80 / 83,最多的人使用80公分,80公分以下板子基本上外型是一樣的,如果你很高腳非常大,83公分以上的板設計比較寬,配合較大腳的人。

第三部: 輪子
最後挑選的是輪子,輪子的選擇會是你以後玩的關鍵,輪子的差異有大小,有寬度,硬度,外型,不同的設計,問題相當複雜,所以我簡化介紹兩種輪子,綠輪Greengo和藍輪Dablue
最大的差異當然是價錢上,差了$14美金,綠輪的外表是光滑,寬度比較窄,比較適合平面的旋轉動作。
藍輪的表面是磨擦面,寬度也比較寬,抓地力會比較好,適合在下坡上的側滑slide
初學我會建議從綠輪開始,進階後你可以再買輪子升級,如果你很確定你會認真練習玩下去,那就建議直接上藍輪Dablue吧。

就是以上三個部分,不會太複雜,中間輪現在只有一種選擇平輪,輪架也都是新的折彎設計,都不用煩惱。

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綠輪跟藍輪的比較表(Da blue and Greengo edge wheel compare chart)

兩種大小硬度都相同
Durability耐用性 / Grip抓地力 / Performance整體表現 / Price價錢
longboard wheel的種類,如果要用最好挑side wheel

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

G3和G3R 輪架的比較

G3R是2015今年新改版的輪架,剛好符合很多板友期待的修改,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間隙rocker,目前出廠配的72cm的中間輪加上78cm的邊輪,既使已經是調到最低的位置,新板的間隙對進階的玩家還是不夠,迫使玩家要換較小的邊輪來增加間隙,另外好處也可以改進輪子磨損不平衡成錐形輪的問題,這在使用上可以稍微延長輪子的壽命。另外關於較大摩擦力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,折彎的輪架在新輪初期確實會有比較大的摩擦,但長久使用後並不會如此,
整體設計沒變,遠看並不明顯。
只在尾端小折幾度,仔細看才看的出來

上面是全新的輪,下面是使用後磨成錐形的輪,可以看出錐形輪有比較大的磨擦面積。

折彎後的輪架在新輪初期可以有比較大的摩擦面積。


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

邊輪子墊圈: wheel spacer

freebord賣的東西裡,有一個東西我一直沒搞懂,就是spacer
我拆裝過很多輪子,但都沒看到這個東西,雖然有點猜的出來,但怎麼買整套板時都沒附呢?。終於這次下單問了這個問題,原來要升級快速的培林才會附。鎖輪子時,鎖太緊輪子不轉,是因為兩個培林中間是空的,鎖緊後兩個培林向中間擠壓就不轉了,裝了spacer後就不會有鎖太緊的問題,裝了套筒spacer理論上轉的會必較順,會比較快。
freebord組裝的照片看不出來。
 中間輪也有spacer,也都有附。

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

折彎的輪架(bend hanger)

這是我看過最特別的改裝,通常玩久的人都會習慣有較大的rocker(間隙),在討論板上也有人認同這樣的改裝,把邊輪的輪架折彎,可以增加rocker,在做側滑時應該可以更容易,尤其是90度的滑煞,可以更容易做出來,不過這不是硬加壓彎出來的,還要經過火烤加熱慢慢彎出來的,燒過彎過的鑄件會有結構的考量,會讓人擔心斷裂,而且這是一代的輪架,新的二代輪架似乎沒人做過,也不適合,不過到是讓人期待設計上應該還有改進步的空間。
最近看到的另一種作法是在輪架跟板鎖的中間加上一塊墊木,不同厚度如梯型的墊木,目的是相同的,都是要增加邊輪和中間輪的高度差。
改裝輪架有它的危險,請小心服用。
(photo copy from Freebord massage board)


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

邊輪哪裡買?(edge wheel replacement)

有人會問零件替換的問題,最可能要換的就是輪子,以我算是滑的多的頻率,一組輪大約可以用個一年,一般剛開始練的人,一組輪用個2~3年不是問題,當磨久了輪子變小時,記得中間輪的高度調一下
我總共用過4組輪子,包括一組在台灣滑板店買的長板輪(黃色輪),freebord的邊輪跟長板下坡的輪子是完全通用的,台北有好幾個地方都買的到,買的時候注意直徑的大小還有硬度,挑硬ㄧ點的比較耐磨。
另外要提的是freebord的輪子用久了會變錐形,這是正常的表示你的slide很多,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都只  slide固定一邊,像是一般人都會先練heelside的落葉飄,你會有一邊蘑的比較多,這時候就要把左右兩邊的輪子對調一下。
比較有趣的是長板玩下坡的輪子會有一種平輪的磨輪現象,相對於freebord的錐形磨輪,不同的滑法在輪子上就看出來了。

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

膠墊的調整(bushing setting)

Bushing其實是很複雜的東西,rocker其實有兩段。
第一段:rocker中間輪鎖的高度,造成跟邊輪的高度差,當你換邊時輪子第一時間碰到地就是這個高度,較大的高度會有比較大的搖擺,比較不穩定,但比較容易slide,尤其坡度比較大時你需要比較大的角度。
第二段:是你重量壓在邊輪上,bushing的鬆緊造成的高度差,這段的差異是在bushing的設定,可以1)靠bushing螺絲鎖的鬆緊,2)就是bushing硬度 (買板附的是黑色"中"硬度,另外還有"硬"跟"軟"的bushing可以換)。這段有點像煞車力,鬆一點煞車力小一點,比較好slide,鎖緊一點,輪子一碰地就咬住停下,容易摔出去,但太鬆會容易滑太多轉180度,一般玩久比較習慣重心控制在中間輪時,希望速度快時,你會希望緊一點。
一般我會建議剛練習第一段小一點,第二段大一點,這樣你curve一邊轉另一邊會搖晃小一點,輪子碰地後比較軟不會馬上卡到,你有比較大的空間控制你的slide。
另外國外有些更進一步的討論可以參考看看:
  • -前腳(板子向前,前面輪的bushing)因為要控制方向,會鎖緊一點,相對後面。
  • -上下bushing用不同的硬度(兩塊橡皮上下夾住輪架,上面靠近板的是上),我的理解是,上面靠近板的,其實直線跑時有點像避振器,我目前正在試上硬下軟的設定,希望速度快時比較穩不會搖。

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

小改裝(improvement)

  • 腳架要很緊的鎖住腳,國外有人甚至改裝成雪板的binding,有時候不是很合腳可以塞些泡綿讓他合腳些。
  • 板中間其實用不到,固定一喇叭就有可以邊滑邊享受音樂。

  • freebord的螺絲是+字的,這對鎖binding 的時候很麻煩,換成六角螺絲會比較方便,六角螺絲可以在一般滑板店買到。照片可以看到我鑽了兩個洞來調整腳架的位置。

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

直接跟美國買板(buy from freeboard.com)

網路很方便你需要什麼可以直接跟美國網站買板,不過國際運費不便宜,寄回台灣一套板要美金US$80,運費是看重量的,如果買兩塊運費是US$110,你可以上網按看看試算一下運費。